Tuesday, April 1, 2025

难得悠闲

忙忙碌碌的生活,好不容易等来一个长周末。

虽然只是比平常的周末多了一天, 但就是不一样。

打工族的假期, 在如今的大环境下, 显得更为珍贵。

身为社畜,谁不想多来几天假期呢?

抱着期待的心情,愉悦地享受着每时每刻。

连假第一天最开心,没做啥特别的事也开心。

那种不用赶工的闲适感,就是爽。

更不用说可以随性赖床,还知道隔天不用上班的轻松。

人生的小确幸,不就是这么简单吗?

然而,可能是习惯成自然,总要设法安排一些事,才觉得不浪费连假。

第一天完成了两个积压许久的任务,第二天“逼”自己出门走个小行程。

对前两天的安排还挺满意,除了在清单上打了几个勾勾,还刷完几个喜欢的旅游节目。

来到第三天的上午,风和日丽,心情先好一半。

窗外没有吵人的施工噪音,和风徐徐,一片祥和。

吹着微风喝着茶,就是舒服。

还有半天,暂且放下焦虑,尽情感受这一刻的放松。

偷得浮生半日闲,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于是忍不住把此刻难得的情境记录下来。

宁静、平和、悠然,难道不是俗人的心之所向么?

Friday, March 7, 2025

可爱的 Aunty

今天出门上班时阳光很猛,正躲在小小的阴影下等红绿灯时,有位很可爱的 Aunty 主动提出要和我共用她的遮阳伞。

其实我的遮阳伞就在包包里,只是懒得拿出来,和 Aunty 说明后她还是亲切地说没关系。

在阳光下赶路是日常,但今天出门遇“贵人”,让一天的开始多了些人情味。

Aunty 除了热情善良,脸上还带着亲切可人的笑容。

感谢这位可爱的 Aunty 让我这一天充满了正能量和好心情。

您的善良,在这个繁忙又有点冷漠的都市里,弥足珍贵。

祝福 Aunty 身体健康,事事顺心,平安喜乐。

希望每一位女孩年长了,都能成为温暖人心的 Aunty,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可爱。

 

Thursday, May 9, 2024

多事之秋

已经很久没有提笔抒发心情了。

转眼间,历经疫情前中后,裁员一波接一波。

很累。

也不是真的累垮,但就是做啥也提不起劲。

就觉得挺没意思。

人生啊,挫折没有尽头。

除了一关一关的过,也不知能如何。

好一段时间,只想逃避,什么都不想做。

连做一些原本很有兴趣的事,也觉得惫懒。

例如博客,每次想写,又搁置,想写,又拖,不停循环。

其实能写的生活素材很多,可能就是因为太多,心情太复杂,就觉得连文字都难以表达。

很多曲折,很多心情,真的说不出口,也非笔墨能形容。

或许,有时自己也搞不懂自己吧。

事儿多,烦恼多,思虑多,前进的步伐也停滞。

为了生活不断推着自己向前,确实挺累。

倾诉吗?哪个人的生活不比你艰难呢?谁受的委屈不比你多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烦,没有人有义务理解你的困难。

人呢,就是不停走路,跌倒,休息,爬起来,继续,直到走不动的一天。

放下自在,要好好练习。

辛苦的自己,辛苦的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们,加油。


Wednesday, March 23, 2022

你好,老花镜

拖了许久,终于配了一双老花眼镜。

其实眼睛在之前就有点模糊,只是还勉强可以看,就拖着了。

加上从来没戴过有度数的眼镜,不想走到哪里都多带一个东西。

唉,四十几岁的人,还是要面对现实呢。

很喜欢看书,怕老花越来越深,家人也一直劝说,就狠下心配了一副。

几百块呢,还好公司有津贴。

于是,终于开始了看书看手机看近物时戴眼镜的日子。

刚开始真的不习惯,总是在撑大眼睛感到酸涩后才记得要戴上眼镜。

慢慢的,发现戴上后看书比较舒服,就有点习惯了。

不过偶尔还是会忘记。

配眼镜时有个趣事,就是开始时验光师怎么调都调不到我看得清楚的度数。

由于没经验,一度怀疑是自己的眼睛已这么严重了吗?

后来,验光师终于发现不对劲,开口问我的年龄。

原来他以为我只有 30 岁,所以给我调很浅的度数。

头上有乌鸦飞过。。。不过很感谢他的眼光,哈哈。

那种感觉,五味杂陈。

外表看起来年轻,但眼睛出卖了年龄。

我配的老花镜只能看近物,能看远又看近的太贵了,暂时不考虑。

戴着老花镜时如果要转眼看一下远处,得把眼镜摘下,或将眼睛移到上方的镜片之外 - 这个动作看起来真像老人家。

不是不承认自己老了,而是嫌麻烦。

无论如何,老花镜是我以后的贴身小伙伴了。

阿 Q 的想,这代表人生迈入了另一个阶段咯。

小伙伴,我会好好爱护你的,请陪我越久越好(你好贵啊)。

妈妈来了

疫情之前,妈妈时不时会来新加坡住几天。

阔别两年后,妈妈也排除万难来了新加坡。

妈妈年纪又大了些,身体容易出状况,一度以为是否要取消行程。

幸好她还是坚持住,完成出行计划。

把妈妈带过来,有种假期延长的感觉。

每天有饭吃,看看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感觉幸福。

偶尔带她出门吃饭逛街,听她碎碎念的声音,感觉温暖。

周末和妈妈一起消磨时光,十分满足。

短暂而快乐的两个星期,转眼就过了。

可能正是因为短暂,才格外珍惜和想念。

送她回家后,恢复日常。

期待妈妈很快再来。

回家了!

这个时期,回家真不容易。

阔别两年,终于在 2 月底排除万难回了一趟家。

由于疫情相关的政策,从抢机票到踏进家门的过程都变得很繁琐。

好多规定要查,好多文件要准备,好多表格要填,好多钱要花。

值不值得?嗯,见仁见智吧。

新马两边逐步开放,如果把行程延迟的话,可以省掉许多功夫和金钱。

回家的时候,政策还算严谨,少点心思和时间都不行。

无论如何,既然决定了回家,就别计较这么多了。

见到久违的亲人朋友,短暂的相聚弥足珍贵。

和父母一起聊天吃饭出门,和兄弟姐妹团聚,看看长大了不少的小朋友们,跟三五好友聚会八卦,不精彩,有温馨。

吃了好多妈妈煮的菜和当地特色小吃,受不了折腾的肠胃罢工了半天后,继续奋战。

有父母在的地方,孩子无论是几岁,似乎都还是小孩。

然而,父母的白发皱纹,还有日渐增加的病痛,总免不了有些心酸。

在家窝了几天,还是得整装出发。

随着条规放宽,回家似乎不再那么困难。

愿父母一直健健康康,长久喜乐平安。

2022 知足常乐

不知怎的,踏入新的一年忘了写一篇文章应应景。

2022 年了,疫情还未过去,情况有点改善,但限制仍在。

农历新年抢不到票回家,在新加坡过了第二个新年,没有了去年的那种遗憾。

只要家人安好,在哪里过年有什么关系呢?

新加坡是第二个家,还有专属于自己的空间,很是舒服。

姐姐一家也在新加坡,还是有亲人在身边的。

比起很多孤身打拼的游子,算很幸福了。

新的一年,继续要学会知足常乐。

 

Monday, November 29, 2021

居家办公

看看上一篇发文的日期,发现已经过了 9 个多月。

一来是没注意时间流逝,二来是居家办公没那么轻松。

有人总是认为居家办公应该很悠闲,其实要看工作性质而定。

对我来说,居家办公的日子,很忙碌。

除了稍微睡迟一点,没有人随时盯着,上班时间和工作内容跟到公司办公是一样的,甚至更多。

疫情之下经济前景不明朗,公司会要求员工做更多来争取业绩。

身为员工,不敢 say no,怕被裁嘛。

于是,在家办公的同时要料理三餐和家务,其实没那么轻松。

至少我的工作日都是从早忙到晚的,只有周末可以休息一下。

居家办公是工作方式比较自由,不代表工作量会有所减少,上头的要求会降低一点。

对公司和老板来说,要做的事一样不能少,管你在哪儿上班呢。

居家办公没有超高速的网路,没有方便的餐饮供应,没有随时打扫卫生的 Auntie。

所以,居家办公的效率要达到跟公司办公一样,必须付出加倍的时间和心思。

公司从一开始还会感激员工为适应新常态的付出,如今,一切视作理所当然。

疫情之下工作稳定还是值得感恩,但这不代表员工付出得少。

希望大家对在家办公坚持努力工作的员工多一点肯定和谅解。

别再认为我们很轻松,真的不是。

久违

不知不觉,疫情已经持续了差不多两年。

好久没回老家看看父母了,好久没出国旅游了,好久在家办公了,好久出门都得戴口罩了。

好多事,都好像久得习惯了,麻木了。 

在家久了,舒服惯了,懒得打扮懒得出门。

疫情带来好多不便,但一些衍生的结果还是不错的,譬如说居家办公,譬如说社交距离。

不必早早爬起来赶车,不必走到哪里都是拥挤的人潮,不必参加无谓的应酬,其实不错。

当然,凡事都有代价,探亲很难,旅行很麻烦,天气热戴口罩很不爽。

这场疫情真的是一场耐心与情绪的磨练。

至少现在有 VTL,聊胜于无。

不知还有多久,一切可以恢复正常。

虽说希望恢复正常,但私心也希望一些习惯可以保留。

未来如何谁也说不准, 且行且珍惜吧。


Tuesday, February 16, 2021

团年

今年的农历新年,注定不一样。

新冠病毒肆虐一年多, 边关还是无法开放,游子们,有很多都是首次回不了家过年。

新年来临之前,有一阵子,心里确实难过。

情绪一来,甚至崩溃痛哭,郁郁寡欢,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受了。

无法合家团圆的新年,当然有许多遗憾。

然而,其实又比想象中好一些。

至少,每天都是充实的,有人陪伴,不孤单。

感恩同在新加坡过年的姐姐一家,还有几个真心好友,这个农历年,每天也是过得开心。

还是思念家乡,想念马来西亚的父母亲友,但难受的感觉已经舒缓。

时势所限,总是得接受一切的不一样。

时光飞逝,带着一点点复杂的心情,开工了。

至少,放了几天假,出门逛逛看看,充了点电。

生活,如常,日子,还是要过。

2021 新年快乐,但愿下一个团年的时节,真的能够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