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工作一向是我的兴趣,也是唯一擅长的领域,所以自毕业后就往这个方向发展。
虽然当初的理想是当全职写手,但在职场浮沉多年的觉悟就是,“纯写”中文的职业在新加坡几乎没有,为了生存,开始接触了翻译这一块。
我没有学过翻译,更没有专业的翻译文凭和资历,从事翻译工作多年靠的是长年累月的摸索、学习、练习、精进。
只有翻译工作者本身,才会知道这条路是多么不容易。
不敢说有什么心得,只想谈谈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的真实感受。
要从事翻译,当然精通至少两种语言是必要的,但要成为专业的翻译工作者,需得具备更多的条件,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操守。
单单翻译本身的挑战就可以深入探讨,总的来说,就算你精通几种语言,也不代表可以成为一名好的翻译。
什么是好的翻译?那就看你对文字的品质要求有多高。而对于行内人,翻译的成品不仅要求意思正确、语句通顺,还得达到灵活、自然、到位。
好的翻译能够传达的不仅是原文的准确信息,更能通过适当的“润饰加工”,来生产出“犹如重生,但精神灵魂不变”的作品。
专业翻译讲求的不是一些机器(如 Google Translate)所提供的字对字或句对句的语言转换,而是更具有深度的讯息传递艺术。好的译者不只会翻译,还要会创作,所以行内出现了这么一个词:Transcreation,意思就是“创译”,也就是说原文是全文大意的根据,但翻译需要做到生活化、本地化,译者不能窜改原文内容,但必须发挥创造力来译出忠于原著但更贴近读者的再生版本。
因此,翻译所要求的不只是对两种语言的文法运用自如,还要求对这两种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习俗有深入了解,更要求在有限的框架内发挥无限的创意。
所以说,没两把刷子,怎能成为一名好的译者呢?对品质没有要求的另当别论。
先不说网上能轻易搜到的雷人翻译例子(例如奇葩的菜单啊、指示牌等),比较一下大陆版和台湾版的电影和小说翻译,就能比较出不同译者的功力和底蕴。
最近疯狂迷上一部改编自少女漫画的动画(咳!),名称分别被译为“晨曦公主”和“拂晓的尤娜”,孰优孰劣见仁见智,这里要说的是我先看了其中一个中文版,翻译水准不算很糟,但很明显就是对日文原文的理解有些不足,或翻译功力不高,导致某些译文看起来怪怪的,或者前后文意思搭不上来。
由于超喜欢这部作品(以后再写文说说为什么),本着多看几次也无妨的心态,就找了第二个中文版来看,这才发现这个版本的译者技高一筹,不只译文更为通顺,前后文充满连贯性,某些在上一个版本中看得我一头雾水的译文也瞬间感觉“啊,原来是要讲这个!”。看了这个版本后,觉得整部作品更好看了。
翻译作品的优劣随时决定了原著在译文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译者可说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透过自己千锤百炼的精湛文字功力,将优秀的原著转变为一个说着亲切语言的版本,呈献给读者欣赏。
翻译书面文字已经需要下这么多的功夫,更不用说更加考功力的现场口译了。同样的,偶尔听听明星们的随身翻译员的口译内容,就能知道这有多么困难。不相信?可以自己试试看。
许多人以为翻译工作者什么都能译。错了,术业有专攻,翻译界当然也有,只是外行人不了解。前面说了,对质量没什么要求的话,确实什么都能译,但问题是,译出来能看吗?
法律是一门专业,医疗是一门专业,科技是一门专业,还有金融、政治、时尚,每一种行业都有特别精通行内术语的译者。除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译者还需要对这些行业有足够的理解,翻译过程中不只要搜集资料、阅读学习、查询疑问,还要自己融会贯通,才能译出专业感十足的本地化文章。
这样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水准,与任何一个行业相比都毫不逊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